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正文

巴中建立地区三十周年系列评论⑨

生态优先三十年绿色崛起

作者:巴中日报  来源:巴中日报  日期:2023/11/1 13:31:42  阅读:4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历史趋势。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

  巴山俊秀,巴河长流,守护这一方绿水青山,是历史交给我们的责任。良好的生态是巴中最靓的名片,是巴中最大的资源,是不可多得的宝贝。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守护好这一域绿水青山,促进振兴发展,是党中央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30年来,巴中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端稳了“金饭碗”。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从大力植树造林到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国家储备林“三大工程”,从严格落实林长制到扎实开展“绿盾行动”“春雷行动”,坚守“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刚性底线,森林覆盖面积连年提高,“绿化全川”,巴中走在四川前列。

  从创新建立“河道警长”工作机制到坚持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从村村院院建设微水池到条条河流建设大中型水库,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红鱼洞水库枢纽工程通过蓄水验收,黄石盘水库主体工程完工,江家口水库成功导(截)流……巴中成为四川水利建设主战场。

  护山增绿,治河保水,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30年一步未停。大巴山米仓山山山添新绿,通江河南江河河河泛碧波,中国十大秀美之城、中国气候养生之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国字号桂冠纷至沓来,生态本底成色持续向好,绿色发展家底愈发殷实。

  绿色发展,绿色是“本底”,发展是“答卷”。

  从地委、行署提出开发旅游到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旅游强市,从五届市委创新成立文旅新区到作出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重大决策,生态旅游、生态产业始终是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光雾山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川陕苏区王坪获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个个生态金字招牌相继落地。

  从发展优质茶叶、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到壮大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工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始终是绿色发展的关键考量。“巴食巴适”“巴中云顶”金字招牌逐步走向全国,江口醇、小角楼被评为“川酒十朵小金花”。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到在城市实行“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新区”、在农村实行“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打造生态城乡,共建绿色家园始终是绿色发展的根本追求。“川陕苏区首府,秦巴生态名城”城市名片越来越亮。

  回首30年,绿色发展一路做“加法”,加出了强劲的新动能,巴中经济发展的“含绿量”不断提升,城市实力的“绿色”底蕴更加浓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逐渐呈现出清晰的“微笑曲线”。

  绿色是未来,是希望,是当今发展的主基调。再干一个30年,生态优先仍然是高质量发展重要选项,绿色崛起仍然是“工业兴市制造强市”重要砝码。

  传统经济时代渐行渐远,“双碳时代”已然来临。实现绿色崛起,机遇和挑战并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如何进一步优化,“两山”生态资源资产怎样盘活……推动生态之绿迈向发展之绿,打造美丽中国老区样板,臂系千钧。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让我们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厚植生态本底,发展生态产业,提升生态价值,让巴中的生态文明之树常青长盛,让巴中的绿色发展之花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