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建立地区30周年系列评论⑥
人民至上 30年初心不改
从“为人民服务”到“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再到“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和党的核心领袖都把人民高高举在了头顶,在为民谋利中凝聚了民心民力民智。
一部30年来的发展改革历史,就是全市各级党组织为巴中人民服务的历史。然而,1993年成立的巴中地区,全区户籍人口310万,贫困人口占60%。贫困,是巴中最大的桎梏。脱贫,是巴中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也是巴中各级党组织为民服务的主战场。
摆脱贫困,30年来念兹在兹。从“八七”扶贫攻坚到十年扶贫开发再到精准扶贫,历届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组织带领全市人民,一场硬仗接着一场硬仗打,一个堡垒接着一个堡垒攻,巴中,穿越时空,摆脱贫穷,换了人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巴中30年激情燃烧、战天斗地的创业史,正是一部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脱贫史。
发展是最大民生,是解决所有民生问题的关键。30年来,历届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作为最大的道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2022年末,从地区生产总值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呈几十倍增长。30年,巴中谱写了加快发展最精彩篇章,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30年。
在共产党人看来,人民是天,没有比人民更高的;人民是地,没有比人民更深厚的。30年来,历届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把自己深深扎根在全市人民中间,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会议、常务会上,“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总是重点议题。30年来,坚持人民至上,向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愿景不懈奋斗,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何谓“以人民为中心”?“在家门口打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是,“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是,“老了每个月还能有钱领”是,不再“窗口取号排队等待老半天”是。老百姓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话向着群众心里说,事照准群众心坎里干,不遗余力办好这一件件“小事”,解决百姓身边的每一件急难愁盼的事,让更多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由期盼变成了现实,既可感知、更能触摸。
30年来,人民的利益、幸福,自始至终都是历届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最关心、最关注的大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巴中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稳定在7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办好教育、改革医疗、保障住房……一项项为民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巴中温度”不断增加民生的厚度。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一定能汇聚起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朝着实现现代化巴中的目标阔步迈进。